雷狮把嘉德罗斯吃干净了漫画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2023年9月20日下午2点-5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在931会议室举办了徐碧辉/梁梅研究员荣休报告会。报告会由美学研究室卢春红研究员主持,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成建华研究员、杜国平研究员、陈霞研究员、洪军研究员、毕芙蓉研究员、詹文杰研究员、人事处处长鉴成老师、科研处副处长许国荣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林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陈凌霄老师、以及哲学研究所美学学科全体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在第一项议程中,张志强所长回顾了与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在哲学研究所一起共事的经历,肯定了两位研究员在本专业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以及为哲学所美学学科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也展望了美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当下所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认为尤其是梁梅研究员主要研究的设计美学与实践结合最为紧密,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和需求,因此希望两位研究员能够退而不休,积极参与室里与所里的各项学术活动,继续为美学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冯颜利副所长从美学的学科本质切入,认为美学最独特之处在于展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追求,也由此强调了美学学科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所遇到的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中国当下的学科进展中,美学已然成为显学,相比其他学科,美学学科各专业在未来也会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希望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今后能继续参与哲学所的各项学术活动,继续发挥自己在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
高建平会长从学会的角度肯定了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这些年来对中华美学学会做出的贡献。在历任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会长期间,徐碧辉研究员为学会学术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学会事务的正常运转付出了大量精力、做了很多工作;梁梅研究员在担任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期间也积极推进了设计美学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今后,希望二位研究员在从事学术研究之余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会的工作事务中来。
在第二项议程中,徐碧辉研究员首先以“我与美学”为题,对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做了分阶段的回顾,重点讲述了自己于1979年进入大学之后如何从一个懵懂的青涩学子,通过阅读李先生《美学论集》、《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等著作而喜欢上了美学,最终走上了通向美学专业的求学之路;1993年博士毕业分配到哲学所美学室工作后,又如何通过进一步研读李先生的后续著作和追踪不同角度的研究文章而将实践美学确定为自己此后的学术研究方向。徐碧辉研究员最后总结道,从事研究工作的这些年来,自己的学术著作与论文主要是围绕这一方向进行的,退休后还会继续沿着这一学术路径拓展与延伸。
梁梅研究员则以“我与设计美学”为题,回顾了自己由对设计理论的关注转向研究美学的经历。梁梅研究员认为,2000年调入哲学所美学室从事设计美学研究工作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当时的室主任滕守尧老师的课题“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需要设计理论专业的研究人员,而她则因为参与这一课题而来到了美学室。对于美学理论以及设计美学的专业知识是在调入美学室之后才集中补充的。在这一过程中,哲学所给予了研究人员相当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感念之余,梁梅研究员总结道,研究设计美学的最大收获在于,不仅拓展了学术研究的视野与空间,也让自己学会了如何以审美的态度面对人生。
在第三项议程中,成建华研究员、杜国平研究员、陈霞研究员、毕芙蓉研究员、詹文杰研究员、曲康维助理研究员分别回忆了和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进行学术交流与日常交往的点点滴滴,肯定了两位老师令人如沐春风般的美学修养,同时感谢哲学所举办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荣休仪式,也为不同学科之间提供了难得的进行跨专业交流的机会,并希望两位老师经常回来交流,加强学科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思路激发。林琳研究员回顾了曾经在美学室当研究生期间受到的两位老师的教诲与关照,并借此机会表达感谢之意!陈凌霄老师回顾了以往在期刊稿件的组织过程中两个老师给予的帮助与支持,还希望以后能在这方面继续向两位老师请教。人事处鉴成老师和科研处许国荣老师也回顾了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在日常的学术管理事务中对于人事和科研部门的支持,并对她们的付出表示感谢!李贺、孔天伊、张珂欣等美学室的同学则回顾了徐碧辉、梁梅两位老师对他们在学习上的指导与生活上的关怀,并借此机会表达对两位老师的感恩与敬意!
最后,卢春红研究员回顾了自己自2011年来到哲学所美学室后与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长达12年同室相处的经历,而自己因为这一相识相知的交往过程在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两个方面拥有了切实的收获。在专业上,两位老师的交流与激发让自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在生活上,两位老师的关心与照顾,让自己得以维持积极而又平和的心境。借这一特殊机会,向两位老师表达真诚谢意!祝愿她们在荣休后的人生阶段展示更亮丽的风采!
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
2023年10月5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2023年9月20日下午2点-5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在931会议室举办了徐碧辉/梁梅研究员荣休报告会。报告会由美学研究室卢春红研究员主持,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成建华研究员、杜国平研究员、陈霞研究员、洪军研究员、毕芙蓉研究员、詹文杰研究员、人事处处长鉴成老师、科研处副处长许国荣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林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陈凌霄老师、以及哲学研究所美学学科全体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在第一项议程中,张志强所长回顾了与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在哲学研究所一起共事的经历,肯定了两位研究员在本专业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以及为哲学所美学学科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也展望了美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当下所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认为尤其是梁梅研究员主要研究的设计美学与实践结合最为紧密,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和需求,因此希望两位研究员能够退而不休,积极参与室里与所里的各项学术活动,继续为美学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冯颜利副所长从美学的学科本质切入,认为美学最独特之处在于展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追求,也由此强调了美学学科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所遇到的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中国当下的学科进展中,美学已然成为显学,相比其他学科,美学学科各专业在未来也会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希望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今后能继续参与哲学所的各项学术活动,继续发挥自己在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
高建平会长从学会的角度肯定了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这些年来对中华美学学会做出的贡献。在历任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会长期间,徐碧辉研究员为学会学术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学会事务的正常运转付出了大量精力、做了很多工作;梁梅研究员在担任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期间也积极推进了设计美学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今后,希望二位研究员在从事学术研究之余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会的工作事务中来。
在第二项议程中,徐碧辉研究员首先以“我与美学”为题,对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做了分阶段的回顾,重点讲述了自己于1979年进入大学之后如何从一个懵懂的青涩学子,通过阅读李先生《美学论集》、《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等著作而喜欢上了美学,最终走上了通向美学专业的求学之路;1993年博士毕业分配到哲学所美学室工作后,又如何通过进一步研读李先生的后续著作和追踪不同角度的研究文章而将实践美学确定为自己此后的学术研究方向。徐碧辉研究员最后总结道,从事研究工作的这些年来,自己的学术著作与论文主要是围绕这一方向进行的,退休后还会继续沿着这一学术路径拓展与延伸。
梁梅研究员则以“我与设计美学”为题,回顾了自己由对设计理论的关注转向研究美学的经历。梁梅研究员认为,2000年调入哲学所美学室从事设计美学研究工作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当时的室主任滕守尧老师的课题“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需要设计理论专业的研究人员,而她则因为参与这一课题而来到了美学室。对于美学理论以及设计美学的专业知识是在调入美学室之后才集中补充的。在这一过程中,哲学所给予了研究人员相当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感念之余,梁梅研究员总结道,研究设计美学的最大收获在于,不仅拓展了学术研究的视野与空间,也让自己学会了如何以审美的态度面对人生。
在第三项议程中,成建华研究员、杜国平研究员、陈霞研究员、毕芙蓉研究员、詹文杰研究员、曲康维助理研究员分别回忆了和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进行学术交流与日常交往的点点滴滴,肯定了两位老师令人如沐春风般的美学修养,同时感谢哲学所举办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荣休仪式,也为不同学科之间提供了难得的进行跨专业交流的机会,并希望两位老师经常回来交流,加强学科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思路激发。林琳研究员回顾了曾经在美学室当研究生期间受到的两位老师的教诲与关照,并借此机会表达感谢之意!陈凌霄老师回顾了以往在期刊稿件的组织过程中两个老师给予的帮助与支持,还希望以后能在这方面继续向两位老师请教。人事处鉴成老师和科研处许国荣老师也回顾了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在日常的学术管理事务中对于人事和科研部门的支持,并对她们的付出表示感谢!李贺、孔天伊、张珂欣等美学室的同学则回顾了徐碧辉、梁梅两位老师对他们在学习上的指导与生活上的关怀,并借此机会表达对两位老师的感恩与敬意!
最后,卢春红研究员回顾了自己自2011年来到哲学所美学室后与徐碧辉、梁梅两位研究员长达12年同室相处的经历,而自己因为这一相识相知的交往过程在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两个方面拥有了切实的收获。在专业上,两位老师的交流与激发让自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在生活上,两位老师的关心与照顾,让自己得以维持积极而又平和的心境。借这一特殊机会,向两位老师表达真诚谢意!祝愿她们在荣休后的人生阶段展示更亮丽的风采!
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
2023年10月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